“人無信不立,業無信不興,國無信不盛!闭f的就是誠信,是做人、立業、興國的重要根基。
作為商務部、中宣部、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等十七部委聯合發起的“誠信興商宣傳月”活動的碩果之一,中國首屆國家信用盛典暨首個企業“誠信紅榜”近日由央視網主辦發布。該榜包括“中國十大領軍信用企業”與“十大行業典范信用企業”,目的是樹立和宣傳誠信典范企業。格力電器作為家電行業的典型代表,當選“家電行業典范信用企業”。
據了解,本次入選企業均經過嚴格篩選與考核,在國內國際均享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,代表著“中國良心”。與格力電器一同登上誠信領獎臺的還包括完達山、北汽、阿里巴巴、青啤、萬科、加多寶等多家知名企業。
應該說,在當前過度放大的商業精神主導下,許多企業只重結果而不問過程,急功近利,扭曲市場價值觀念,缺乏戰略眼光,幾乎成為中國制造企業的通病。商務部等17部委聯合發起“誠信興商宣傳月”,意在肅清各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,弘揚當代誠信精神,大力建設經濟信用體系。
那么,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經濟信用,如何理解當代誠信精神;在面對行業不正當競爭的時候,我們又應該如何秉持一顆誠信之心,角逐于商海?本報記者特別解碼格力電器的誠信文化,提供一條誠信的踐行之路。
誠信是“堅持制造精品 保障消費者利益”
“做企業,做產品,首先要從做人開始,做一個誠信的人,這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企業,打造一個有信譽的產品!
在格力電器有句名言:“對質量管理的仁慈就是對消費者殘忍”,因此格力電器像“像修煉生命一樣修煉質量”:從設計產品的源頭到采購、生產、包裝、運輸以及安裝、服務等全過程實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。
需要強調的是,格力電器對于質量工作的狠抓實干,絕不像其它企業一樣停留文件層面,待到行業檢查時搬出來的紙質文章,而是真正落到實處。在格力人看來,“質量管理沒有人情可講!
秉持打造精品戰略的思想,格力電器先后斥巨資建成了熱平衡、噪聲、可靠性、電磁兼容(EMC)、全天候環境模擬等400多個專業實驗室,確保格力空調出廠前都經過千錘百煉。
同時,為了控制零部件的產品質量,格力電器還建立了行業獨一無二的篩選分廠,這曾被外界評論為“最笨的方法”。
但是,“最笨的方法”往往是質量控制最有用的方法。一臺空調是由成百上千個零部件組成,每個零部件合格與否直接決定著整機的性能。格力電器這個篩選分廠不直接創造效益,進廠的每一個零配件,都要經過各種檢測,合格后方能上生產線,連最小的電容都必須經受嚴格的測試。篩選分廠建立后,格力空調的可靠性、穩定性大大提高,維修率大大減少。
“技術和質量是一個品牌的‘桶底’,沒有高品質產品就沒有一流的品牌!币虼烁窳﹄娖鲌猿忠韵M者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企業標準。
舉例來說,低溫制熱對于惡劣環境下的空調使用來說是一項關鍵技術,在低溫制熱上,國際標準是-7℃,但格力標準是-15℃,中央空調甚至要求-25℃下也能制熱,大大超過了國際標準要求,F在運用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雙級變頻壓縮技術的空調,在-30度低溫下也能強勁制熱。
再比如,對于元器件如風機電容,按國家標準,電容表面溫度只要達到70℃,能正常運行800小時就可以判定合格。但在格力電器,電容必須在此條件下運行2000小時才認定是合格的。而某些空調企業對同一類型的電容測試,環境溫度只須達到60℃,運行500-600小時就行。
有供應商對格力電器訴苦:“在別的廠家,我的貨是特等,在格力,我的貨怎么連一等都排不上?”
正是因為對技術、質量的孜孜以求,格力電器在空調領域不斷進行著領先國際水平的技術創新,擁有技術專利8000多項,其中發明專利2000多項,自主研發的超低溫數碼多聯機組、直流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、多功能地暖戶式中央空調、1赫茲變頻空調、R290環保冷媒空調、無稀土變頻壓縮機、雙級變頻壓縮機等一系列“國際領先”技術,填補了行業空白,改寫了空調業百年歷史。
正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所說的“做企業,做產品,首先要從做人開始,做一個誠信的人,這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企業,打造一個有信譽的產品!闭且砸活w誠信之心,一點一滴的質量把控,才打造出了“好空調,格力造”、“買品質,選格力”的良好聲譽。格力電器先后榮獲“世界名牌”、“國家出口免驗產品”、“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企業”、“中國商標金獎”等榮譽稱號。
誠信是“寧可格力吃虧 也不讓商家吃虧”
“誠信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,是市場經濟的靈魂,也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!
在格力電器的產業鏈上,下游聚集著上萬家經銷商,上游則聚集著上千家供應商。能否與這些經銷商和供應商“誠信”相待,關系到企業未來成長的潛力,尤其對于相對充分競爭的家電市場,在兵戎相見商戰中,能否與供應商、經銷商一起走下去,往往關系著企業的成敗。
在動輒盛行價格戰的家電市場上,格力電器董事長、總裁董明珠指出,“不顧自身規模,不顧管理成本與技術創新成本下的盲目降價,不僅損害企業利益,也必然損害消費者利益。沒有虧損的行業,只有虧損的企業,任何一個企業在競爭中靠虧損來打贏市場,都是對社會與企業的不負責任!
然而,如果不降價,很可能會威脅到經銷商的一些短期利益,是嚴格執行不降價策略,看著商家虧損,最終讓商家離你而去,還是背棄原則,順應降價大潮?
事實上,格力電器找到了第三條路線,即“和所有人一起走下去”。格力電器清晰地提出“寧可格力吃虧,也絕不讓商家吃虧”的宗旨。這意味著,在很多關鍵性的時刻,格力電器要舍得讓利。
典型案例發生在1996年的涼夏,整個夏天都在下雨,使得空調賣不掉,大量積壓,許多廠家與商家為出貨低價拋售,價格戰空前激烈。格力電器總部卻發出通知,決不允許擅自降價,如果以犧牲安裝質量和售后服務為代價,格力電器寧愿讓出市場!皼鱿难獞稹钡慕Y果,最終導致了大多數經銷商和廠家血本無歸,格力電器也不例外。
虧損的經銷商認栽了,但年底,董明珠卻宣布了一個意外的決定:拿出1億多元利潤補貼每位經銷商。事前沒有任何承諾,進了兜里的錢再拿出來,恐怕沒有幾家企業會做這種傻事,但格力電器卻這樣做了。
格力電器想的是:商家虧損了,明年還怎么跟你做?寧可格力不賺錢,也不能讓商家虧損。這就是格力電器首創的年終返利模式。此后,格力電器又首發了淡季貼息返利模式,這兩種返利模式后來一直被各大家電廠商延用至今。
董明珠曾說,如果說格力電器在營銷方面有什么秘訣的話,那么最大的秘訣就是不玩花樣,廠商平等合作,把靠市場創造效益作為一致的目標,并以此作為基本的游戲規則。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,格力電器“自建渠道”的模式順理成章,“區域性銷售公司”模式開始面世。
迄今,格力專賣店已發展到近2萬家,遍布全國各地,形成以城市為重心、以地縣為基礎、以鄉鎮為依托的級營銷網絡,在格力電器全年的銷售額中,90%以上來自專賣店。
至今,格力電器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:從1995年起,沒有一分錢應收款,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,這在中國企業里面算是特例。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廠商之間高度的誠信。
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長許昆林近日就表示,“國家十八大提出創新發展戰略,而競爭是創新的源動力,唯有公平的競爭才能推動企業進行可持續性的創新!
無疑,格力電器正成為踐行誠信競爭的榜樣,不屈從低價,不在小恩小惠上討好供應商或經銷商,而是大家平等互利地創造更大地競爭格局。而在董明珠的理念里,“誠信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,是市場經濟的靈魂,也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!
誠信是“對國家、社會、對員工的責任心”
“我自己公平公正,中層干部就不會有委屈,就沒有人顛倒是非,打小報告,就不會傷害企業中真正優秀的人才!
什么是誠信,對于企業家來說,最大的誠信也是做好自己的企業。而唯有做好自己的企業,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對國家、對社會、對員工負責任。而在王岐山常委關于“大力建設經濟信用體系,樹立商業信用典范”指示中,經濟誠信包含著一家企業對于國家、社會的責任心。
在激烈的商戰中,欺行霸市,制假售假,行賄受賄,各種不正當競爭層出不窮,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破壞公平競爭和正常交易秩序……在這些阻礙市場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“毒瘤”面前,格力電器用“正和博弈”的棋風,本著對國家、對社會、對股東、對消費者、對經銷商、對合作伙伴、對員工的誠信,堅決抵制了各種商業炒作與利益誘惑,以坦然冷靜的心態潛心技術創新和工業制造。
因為格力電器堅信比經濟成本更重要的是誠信的價值,因此在堅持大是大非面前,格力電器舍得“讓利”,因為讓出去的是看得見的“小利”,而格力電器贏得的是一個品牌的誠信。
“路遙知馬力”,業績就是最好的明證。截止目前,格力電器創造了空調產銷量連續8年世界第一、連續18年國內第一、全球用戶超過2.5億的奇跡,而且其恪守商業道德、倡導公平公正、維護交易秩序,樹立了業界誠信經營的典范,推動了中國空調產業的良性前行。
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,就在2012冷年(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)國內空調銷售量和銷售額同比大幅下滑的“寒冬”背景之下,格力電器卻“春意盎然”,201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01.10億元,同比增長19.87%,實現凈利潤73.80億元,同比增長40.92%,成為首家實現千億的家電上市企業。
同時,格力向國家上繳利稅超過74億元,累計納稅超過291億元,累計實現利稅560億元;連續11年位居中國家電行業納稅首位。
而格力電器2013半年報顯示,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34.89億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10.74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.15億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39.85%。與此同時,《暖通空調資訊》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,格力在繼2012年度以14.3%的市場占有率,成為中央空調市場的“新科狀元”后,2013上半年度再次憑借15.2%的市場占有率,蟬聯中央空調市場冠軍,中央空調市場進入“中國時代”。
如果說這是格力電器對國家的誠信的話,格力電器在社會誠信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除了引導行業樹立誠信之風,格力電器也以一顆“誠信”之心進行著廣泛的社會捐助,據統計,格力電器已累計向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超過1億元。而格力電器推出的企業內部互助基金——陽光基金,相當于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再對員工進行全方位保障,保障面覆蓋到員工以及員工配偶、未成年子女、父母等親屬。
在對股東的誠信責任方面,分紅是最好的明證。1996年上市以來,格力電器累計現金分紅超過84億元,遠遠高于募集的資金。
可以說,所有的成就背后,所有的責任承擔背后,是格力電器秉持的那顆“誠信”之心,推動企業走向了商業競爭上的“良性循環”,而在格力電器每一次商戰背后,支撐其獲勝的同樣是“誠信”所創造的正能量。正是有了“誠信”的價值基礎,格力電器才能將“中國創造”這一“中國夢”在世界上完美演繹,成為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“世界名牌”。
如此,“小成憑智,大成憑德”的古訓被格力電器發展成極致,而格力電器也收到“誠信”所帶來的莫大回饋,亦為“厚德載物”又一典型例證!人們相信,包括格力電器在內的“誠信紅榜”的榜樣力量,勢必將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誠信作為,打造一個經濟信用的天下。